您现在的位置:思政金课建设专题网>>建设动态

建设动态

虞卓: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针策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打造具有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政课堂,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供主阵地。

10月22日下午,学生记者在教室见到了刚刚上完课的虞卓老师。眼神犀利、着装干练、逻辑清晰、富有激情,这是记者对虞老师第一印象。当被问及对思政课的看法时,他从思政改革背景、意义再到对思政改革创新的建议,深入浅出、信手拈来。

学生记者课后采访虞老师

虞老师2007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南京林业大学任教,曾担任过马原、思修、近代史、毛概、形势与政策五门思政课的老师。他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在思政教师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对思政课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虞老师参加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荣获思政组二等奖(右一)


“三怀”

“思政课老师要有‘三怀’,家国情怀、职业情怀和社会情怀。”虞老师郑重地说道。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在采访中,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凝练为“教师能走多远,就能带领学生走多远”。他告诉记者,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提升学术修养,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提高对生活敏锐度,把教学过程变成传播正能量、激发创造力、形成正确生命观的过程。虞老师爱岗敬业、工作勤勉,在思政教学中十数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鲜活度”

“他永远激情四射,他的课堂永远保持着‘鲜活度’”,一位学生这样评价虞老师的教学。中美贸易战、对台军售案、离婚冷静期、鲍毓明性侵案、张玉环被冤案……虞老师总会在第一时间将时事热点作为在思政课堂上与学生探讨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背后所蕴含的逻辑,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向“善”的价值观。

虞老师的思政课堂

当问起他对思政课改革具体措施的建议时,虞老师为未来思政课改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虞老师表示,思政课教学改革核心在人,而教师是育人之关键。“大思政、小课堂”系统一直是他希望构建的。什么是“大思政、小课堂”课系统呢?面对记者疑问,虞老师给出了答案。首先,要让思政教师成为思政课改的“执牛耳”者,思政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思政课改革中最有发言权的人。其次,实施小班教学模式,让师生交流、讨论更加便捷与高效。最后,建立学生反映问题、教师在线解答的动态评估平台,让思政教师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纠偏学生思想。

虞老师最后补充道,他未来将会着手建立有关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号,并建立思政资料库,将“大思政、小课堂”系统切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学初心,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